发布时间:2019-11-08 09:48:00 作者:tcrbsqf@163.com
印台乡顺河村郊,一所孤零零的院子伫立在黄土之上,踏进院门,一排窑洞映入眼帘,院落里60多名老人、孩子依墙而坐,一群老弱病残的供养人员在精神疾病患者刺耳的呼喊声中,默不作声的晒着太阳……
1995年6月,初入铜川市社会福利院的李小平,在院长的带领下熟悉福利院的环境,心思缜密的他,默默将各处细节记在心中,便于日后工作。来到儿童护理室门前,房里传来智障儿童口齿不清的叫声,初见脑积水患儿的李小平有些畏惧,没有勇气靠近他们。可看到院长抱起孩子时,患儿嘴角扬起的微笑,李小平突然明白,患儿也是孩子,他们也渴望每一个温暖的拥抱。
李小平试着接过孩子,将他高高抱起时,孩子的手紧紧搂着李小平的脖子,嘴里支支吾吾说个不停,李小平给他擦了擦口水,孩子憨憨地冲李小平笑了起来,用手指着他要去的地方,几乎一刻也不肯停。这种原始而强烈的对亲近的渴望,融化了他们初次见面的所有隔阂,也融化了李小平的心。2019年4月23日,面对笔者的采访,李小平称,24年了,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的场景。
血气方刚的年纪 谁不曾想过逃离
初入福利院的李小平只有25岁,一个血气方刚的年纪。本应在外放飞青春年华的小伙子,却做起了护理的工作:5点,为儿童测量体温;6点,为先天性脑瘫及瘫痪在床的老人孩子更换尿布;7点,为瘫痪在床的老人和孩子穿衣、洗漱、喂饭;8点,打扫各个护理室卫生,叠被、扫地、消毒、整理;9点,协助老人孩子到院中锻炼;10点为重点护理对象做康复治疗;11点与护理对象做沟通治疗……
这一个循环从起初的7天到如今的3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没有终止。1年以后,单调的护理工作让李小平萌生了退意,这哪是一个25岁的小伙子该干的事?!不行,他要逃离!趁夜,李小平收拾好了行囊,踏出宿舍的一瞬间,儿童护理室里传来了一阵哭声,这是自己悉心照顾的脑积水患儿童安(化名)的声音!灯光下的安安,满面通红,李小平将手搭上他的额头,明显的高烧症状,这一刻,李小平再也顾不上逃离,抱起安安冲向了医务室,这一次高烧持续了3天,李小平的心也揪了3天,什么恐惧、枯燥,都化作了过眼烟云,只要安安康复,一切都是值得。
这一次留下,便是近半生的承诺。
李小平在查看张波脖子上的红疹子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
平凡的工作与生活,往往没有书中所言的神性。外人眼中的“菩萨”事业,落地到工作中,却总会让生活与事业两难。2005年春节,李小平正如往常一样,在给瘫痪在床的供养老人喂早饭,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电话中妻子告知,母亲突发剧烈腹痛,正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挂了电话的他,回头看了看院子60多位需要照顾的供养人员,将眼眶中盈动的泪珠强压回去,低下头继续给老人喂饭。
时逢春节,值班的只有他自己,休假的同事不能打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60多位供养人员更需要他的陪伴。这一轮轮班结束,已是3天之后,满怀愧疚的李小平匆匆赶到医院,看着母亲脸上露出的笑容,泪珠夺眶而出……
“与供养人员相处久了,你会忽然发觉,他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的父母,我的心神会随着他们每一个状态而跳动。”从无法接受到融入其中,李小平早已觉得福利院如家一般的温馨了,所有的烦恼与眼泪,都随着供养人员的笑容而消解。
李小平与供养人员交流 做沟通治疗
8760个日夜 见证平凡中的坚守
24年,8760天,一生能有几次轮转。每到夜深人静,49岁的李小平总会回忆起24年前踏进福利院的第一个脚步,所有的恐惧与枯燥,不甘与委屈,都融化在了这一步迈出的8760个日夜之中。
那些因疾病而被家人抛弃的孩子,在福利院精心的治疗和帮助下恢复健康,60余名被好心人收养;曾经亲手照顾过的20多名孩子已成家立业;瘫痪在床5年的老人从未生过褥疮;50余次被精神疾病患者抓挠咬伤;24年来,总计为供养人员喂饭12000余次,更换尿布20000多片;在4380平方的福利院中,行走过438万余步;一个班次就是72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24年,苦也好,累也罢,福利院的的确确是我第二个家,照顾自己的家人,我以为,理所应当。”这是李小平对自己24年工作经历的深切感受。
平凡中方显真谛,坚守下印证不凡。
李小平为瘫痪在床的老人整理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