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区县动态 > 正文

精雕细琢王益名片 积蓄文化强市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13 22:33:21 来源:铜川日报

图片

精雕细琢王益名片 积蓄文化强市动能

王益区委宣传部

王益区是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孟姜女传说”的起始地,古丝绸之路“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耀州青瓷起源地。我们坚决对标落实文化强市建设部署要求,聚焦打造以“红色军台岭·永葆党旗红”为引领的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以“孟姜女故里·耀州瓷家乡”为根脉的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以“印象老铜川·情怀新王益”为内涵的铜煤文化孕育基地,以“走进王益·人人受益”为标识的时代文化奋进基地,为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奠定坚实人文基础。

以文塑城、培根铸魂,厚植文化根基

赓续历史文脉,筑牢文化传承“厚土”。一是文化活化传承。建成非遗传习室、秦绣传习所等“一院一特色”文化小院12个,新建书法、诗词等文艺小院8个,打造的乡村文学小院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刊登,让文化进小院,让群众当主角。二是深入资源挖掘。开展剪纸、秦绣、金属錾雕等非遗培训活动120余场次,举办“义兴燎疳”“梁家塬跑马”等非遗文化活动60余场次,在耀瓷文创园景区开展“千年耀瓷技艺”体验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三是创新融合赋能。“文化惠民 益起共享”项目入选第二批“陕西省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姜女故里·秦人村落景区开展“喜迎中秋·欢度国庆”系列活动,持续扩大王益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

以文惠民、启智润心,共享文化盛宴

浸润时代新风,培育人文精神“沃土”。一是文艺精品塑品牌。融合“艺+益”模式,以传统节日为纽带,实现文艺资源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承办全省、全市文艺“六进”活动12场次。二是文明示范强引领。全面推广“模范引领工程”,广泛宣传革命烈士、新时代英雄模范、道德模范等各类先进典型。连片辐射建成工人文化宫、黄堡书院、1958广场、火车站广场、益王公园、体育场等六大文明实践基地,串珠成链构建文明实践示范带。三是文化推介扩平台。“以篮球为媒,以桃香会友”,联动桃产业、孟姜女文化IP,形成“体育+农业+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以文兴业、破壁驱动,绘就文化新景

赋能产业融合,打造文产发展“热土”。一是培育文化消费新业态。推动耀州窑博物馆创成国家AAAA级景区,助力孟姜塬村入选全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3.5万人次,游客花费达5400万元,群众文化获得感与文旅消费活力同步攀升。二是打造文创产品新链条。深度挖掘“孟姜女传说”文化内核,以孟姜女、范喜良为原型,成功推出“孟姜”“喜良”及桃子精灵“桃礼”IP形象矩阵,融合“孟姜女故里”与“耀州瓷家乡”两张名片,推出耀瓷文创产品“青釉相思盏”。三是构建文化融合新模式。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造“桃文化主题展馆”,整合耀州窑展馆、民宿酒店等资源,推出“展馆参观—创意工坊—休闲消费—仓储物流”文旅线路,形成集前端体验、后端消费、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产业融合模式。

下一步,王益区将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文化使命,持续打造“四大文化地标”,扎实推进15个专项行动,全面提升王益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一是锚定文旅融合“战略导向”。以耀瓷文化产业园、军台岭战斗旧址等为载体,培育沉浸式体验项目与主题精品路线,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干部培训、青少年研学、文化旅游”提升建设综合性文化旅游服务。二是加快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扎实推进剪纸、秦绣、金属錾雕等非遗项目及梁家塬跑马、石坡舞狮等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守住城市精神“根与魂”。三是助推文化产业“破界生长”。优化耀州窑文化聚集区,规划打造“一核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形成“研发+生产+展示+销售”文化产业链条,推动全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做优文化服务“惠及于民”。深化文艺家协会、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融合三提升”活动,创建“一社区一村一文艺品牌”,培育基层宣讲行家里手,推动文化强区建设从“夯实基础”向“提质增效”跨越,为全市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厚王益动能。

中共铜川市委文明办
铜川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铜川市新区斯明街5号
投稿邮箱: tcswwmb2020@163.cm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文明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