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公告公示 > 正文

2025年第二季度“陕西好人榜”铜川市拟推荐人选公示

发布时间:2025-03-17 11:47:08

根据陕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有关要求,现对2025年第二季度“陕西好人榜”铜川市拟推荐的6组(7名)候选人予以公示。

助人为乐类:李耀玲  翟晓战(1组)

见义勇为类:张  军

诚实守信类:姚明强

敬业奉献类:董慧娟

孝老爱亲类:杨贵平

自强励志类:冯新明

广大干部群众对拟推荐对象如有意见,可通过来电、来信等形式,向市委文明办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使用真实姓名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25年3月17日至3月21日

传真电话:0919--3581262   邮箱:tcswmbwck@163.com

中共铜川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5年3月17日

事迹简介

20250317115110182-81-9dd68.jpg

李耀玲,女,1970年6月生,丈夫翟晓战,1970年10月生,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柳林村河东组村民。曾荣获“孝老爱亲铜川好人”、耀州区“最美照料护理人”荣誉称号。1992年李耀玲与翟晓战结婚,新婚不久的李耀玲发现自己家屋后住着一个“哑巴大哥”宋占全,老人是五保户,生活无依无靠,生活几乎陷入绝境。心地善良的李耀玲夫妇商量后,主动承担起照顾宋占全老人的责任。每天做好饭后,她总会记着给老人端去一碗,这碗热饭一端就是28年。李耀玲夫妇不会哑语,于是夫妇俩自学简单手语,靠着“比划”和老人进行日常沟通交流。相处时间久了,相互之间也渐渐有了默契,也能猜出对方的心思。1997年冬天,宋占全不小心摔倒,造成右腿股骨头坏死,生活完全完全不能自理。那段时间,李耀玲夫妇放下手里的活计,围在他身边悉心伺候。面对周围的各种猜忌和闲言碎语,夫妇俩依然默默地坚持照顾着老人的衣食起居。如今,老人身体健康,衣食无忧,周围人也对夫妇俩竖起了大拇指。28年来,李耀玲夫妇无怨无悔悉心照料聋哑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人间真情,诠释了“人不独亲其亲”的人间美德。

20250317115110228-24-c859f.jpg


张军,男,汉族,1982年9月生,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曾荣获“铜川好人”“王益好人”等荣誉称号。2023年8月27日下午6点左右,张军在广场打乒乓球时,突然瞥见旁边座椅上一位大爷滑到了地上。凭着医生的直觉,张军认为老人出现了突发疾病。他赶忙跑过去一看,老人已经丧失意识,明显出现了心脏骤停。由于黄金抢救时间就4分钟,他赶紧将老人放平开始做心肺复苏,并叫围观的群众拨打120急救电话。就这样,一场生命接力赛开始上演,在夕阳下,张军双腿跪地,不停地按压,当膝盖不适时,他就双腿叉开站着继续做。就这样他站一会,跪一会,不知不觉20多分钟过去了。120救护车来了,张军不放心老人,跟上了救护车继续为老人做心肺复苏,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40多分钟,老人得以及时救治。 9月7日一早,老人家属将写着:“救命之情,感恩至深”的锦旗送到张军手中。他见义勇为的事迹被大家争相传播,先后被网易新闻、学习强国、铜川日报、铜川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20250317115110156-89-6c1d3.jpg

姚明强,男,1981年12月生,宜君县尧生镇西舍村人,宜君县信远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铜川市果品营销诚信经纪人”“铜川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合作社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铜川市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示范企业”。他吃苦耐劳,勤奋踏实。2010年回乡创业,看到家乡的苹果品质好但销路差的情况,决定做一名“苹果经纪人”,让家乡苹果“走出去”。他依靠诚信经营和宜君苹果的优良品质,不断开拓市场,建立营销线路,为果农和销售者建立了一条固定合作的销售网络,把客商从一次生意往来,发展成长期合作伙伴。他求新求变,带领群众一起致富,成立了宜君县信远苹果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20万元,带动周边9个行政村发展有机苹果500余亩。合作社推行到户培训、免费发放农资等“1+1+2”脱贫产业带动,形成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循环关系。他积极实施产业发展“三变”改革,通过气调冷库反季节销售的利润再次分红,累计分红60余万元。他的事迹被中国农科宣传网、陕西科技传媒、学习强国平台等宣传报道。

20250317115110157-54-3cb6e.jpg

董慧娟,女,1979年5月生,中共党员,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中心小学教师。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陕西省爱岗敬业好青年,铜川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铜川市师德先进个人,耀州区名教师、耀州区道德模范,在全区“抓创比作”活动中巡回报告10次。从教26年来,她始终坚持严爱相济,因材施教,传好了基础教育这一棒。她倾心教育,爱生如子,曾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教室,导致头部磕伤,清醒后第一时间仍然惦记着学生。她以校为家,无私忘我,整理图书时膝盖拉伤,仍一瘸一拐的上班上课,坚持到放假才住院治疗。她履职尽责,示范引领,父亲突发疾病,坚持上完示范课。她积极发挥名师作用,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作为市级兼职督学,深入铜川市60多所中小学校检查指导工作。近年来课题研究等获各级奖项80余次,其中1篇论文获教育部小学语文教材研究中心一等奖,3篇论文发表于《陕西教育》。

20250317115110153-50-64f92.jpg


杨贵平,1962年12月2生,铜川市耀州区咸丰路街道申河村村民。曾荣获铜川市新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他自幼家中人口多,靠父母种地干活为生。2011年9月28日晚,妻妹何春荣因高血压、脑出血成为了植物人卧床不起,42岁的小姨子因两次婚姻变故,此刻身边无人照料,还留下了幼小不知世事的孩子。杨贵平经过和妻子商讨后决定,将妻妹何春荣也接回自己家里一同照顾。每天24小时的守护,他和妻子都要准时起床为妻妹拍背排痰,翻身按摩,妻子则用针管一滴一滴喂食流质食物。为刺激神经感知,夫妻俩坚持每天6次按摩肢体,为防长褥疮,每隔两小时就要给其翻身,并对着毫无反应的妻妹讲述往事。在他们夫妇的精心照料下,半年后何春荣慢慢的开始有了知觉,也能与人交流了。从此,这个农家小院变成了特殊的康复中心:杨贵平自制双杠助其站立,妻子用旧衣服缝制握力球,连两个儿子放假回家都帮着做康复训练,渐渐地也能够在拐杖得辅助下慢慢行走。杨贵平用十四载春秋诠释了“孝悌忠信”的深刻内涵。正如他常说的:“只要心灯不灭,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甜味来。”

20250317115115970-88-73ec2.jpg


冯新明,男,汉族,1974年出生,宜君县尧生镇西舍村人,宜君县作协会员。他身患肌肉萎缩症,生活无法自理,常年与轮椅为伴,但他身残志坚,用对生命的坚持和对生活的热爱,对抗民运的不公,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轮椅限制了他的自由,但却限制不了他的思想。经过长期的阅读,冯新明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他要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这样,冯新明坐在轮椅上,用已经无法伸直的手,努力开始写作,于困境中创作诗歌、小说、散文等共计60余万字,诗歌《我的路》《中国梦里,我们也是中流砥柱》、短篇小说《包袱》等作品曾在铜川市“农民工诗歌征文大赛”中分获优秀奖和二等奖,2023年出版了16万字的散文集《家在宜君》。

中共铜川市委文明办
铜川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铜川市新区斯明街5号
投稿邮箱: tcswwmb2020@163.cm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文明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