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链接
发布时间:2025-11-11 19:43:51

编者按:近日,在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党的创新理论进村入户”分会场,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吴欢喜作为全省唯一代表进行微宣讲。他紧扣铜川地域特色,将千年陶瓷文化与现代文明新风相融合,精彩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现场反响热烈。
吴欢喜是市委宣传部精心培育的宣讲骨干,其鲜明风格和显著成效备受关注。他先后在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两度受到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胡凯红点名表扬,并在2025年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风采展示决赛中勇夺桂冠,充分展现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与良好形象。

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吴欢喜
陶瓷文化和陈炉镇的好日子
吴欢喜
大家好!我是陕西省铜川市陈炉古镇的讲解员吴欢喜,也是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陶瓷文化和陈炉镇的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陈炉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因陶瓷文化而流芳。作为中国古老名窑耀州窑的发祥地之一,陈炉是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烧造基地,陶瓷烧造历史长达1400 年,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的活化石”。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这样描绘陈炉:“就这样层层叠起来,可谓人上有人,巷上有巷。墙壁是瓷的,台阶是瓷的,水沟是瓷的,就连地面也是竖着的瓷片儿一页一页铺成的。站在这里,一声呐喊,响声里便有了瓷的律音,空清而韵长,使人油然想起古罗马的城堡。”
这就是陈炉古镇。原始、古朴、独特、自然、美丽,是这座千年瓷乡的真实写照,每一处角落都在诉说着陶瓷的故事!
“合土为坯,转轮就制,一转千年。”从泥土到成器,每件瓷器都需经历烈火的淬炼。当带着游客参观陶瓷烧制时,看着越烧越旺的炉火,我告诉游客:人生就像烧瓷,只要心不冷,再硬的泥坯也能烧成青瓷,再难的日子也能过得红红火火。看着陶瓷从泥土变为珍宝,我领悟到向上是踏实奋斗,向善是心怀热忱,向好是把日子过成像青花瓷越磨越亮,做人的厚道也藏在这泥与火交织的人间烟火里。
走进陈炉,随处可见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的景致。这是时光的存留、历史的见证。看,这里处处都是景!这是一线天,这是欧式城堡,这是更上一层楼,这是“向上向善”的瓷片路,这是“财源滚滚、步步清廉”的廉洁路,这像故宫,这更像转经筒,这好似布达拉宫。
陈炉的民居独树一帜,“下家的窑顶是上家的院,上家的院子再把房子建,只能住不能拆。”游客们参观时,我会告诉他们:这种建筑形态映射的邻里关系,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讲解中,经常有游客问我,为什么你的讲解生动有趣又充满哲理?我自豪地回答:因为我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我要想办法把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变成家常话讲给大家听。
2019年我注册了“陈炉古镇第一讲”抖音账号。凭着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拍摄制作短视频近千条,古镇风貌、特色美食、风土人情、文明新风,都出现在我的视频里,获赞38万,累计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成为“网红讲解员”。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我,认识了铜川,感受到了文明,让我更加清楚地知道,一城之美,始于文明;文明之美,贵在实践。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我要把更多的文明之美传递给你我他。
岁月流转,一代代陈炉人将文明的火种焙进千年不熄的窑火,代代相传。如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此交相辉映,陶瓷产业与文旅融合深度交织,不仅美了乡村、火了小镇、富了百姓,更让这座古镇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淳厚、生活富足的乡村振兴鲜活典范。我们,用实际行动讲述着“文明,让乡村更美好”的生动实践。
历史很远,陈炉很近!
在此,我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嘉宾,来陈炉走一走、看一看,一起感受古镇的静谧风韵,领略陶瓷的千年魅力,见证那不曾熄灭的文明之火——它映照青史,也温暖今朝。
我在陈炉,等你!
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