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重要论述 > 正文

龚晓燕:提高认识找准问题狠抓落实 努力开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4-08-29 13:15:00

  6月中旬,中央文明办在京组织举办了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专题培训班,各省文明办主任、53个全国文明城市和94个提名资格城市的文明委领导参加培训。下面,结合全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落实,和我省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下一阶段的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巩固成果,要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主题
  创建文明城市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有效载体形式。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主题,既是文明城市创建实践活动30多年来的生动写照,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刘云山和刘奇葆、刘延东两位副主任也都就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刘奇葆同志针对6月中旬召开的“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专题培训班”的重要批示,作为本次会议的第一份材料印发传达。这些重要批示和要求,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明城市创建最早起步于福建省三明市,1984年,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会议在三明召开,198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三明“文明城市”称号。进入90年代,江苏省张家港市用“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探索出了文明城市建设的新路子,至今,依然是全国的典范引领,可敬、可学。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制定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全面提出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任务,文明城市创建进入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1997年中央文明委成立,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以点带面、以城带乡,充实内涵、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显著提升。从2005年起,中央文明委先后三次评选表彰了53个全国文明城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丰硕。
  实践证明,文明城市创建对于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凝聚全社会意志、力量和奋斗目标,形成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普遍认可、影响力最为广泛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响亮品牌。当前,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明确,同时,又面临着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意识形态领域严峻斗争形势任务的考验,市场经济利己性也催生了多元多样的思想价值,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节点,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意志和力量,保持国家精神的独立,引领社会思潮、规范道德行为、树立新风正气。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承载体,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抓手,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和时代感。
  二、突出宣传、虚功实做,要始终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文明城市创建的主题活动、载体设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宣传是基础。先进的理念、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由人的头脑里自发产生,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所感知、认同,产生共鸣,进一步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奋斗,从当前的工作来说,宣传引导尤为关键,要营造氛围,设计载体,大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通过有效的形式、有效的载体活动去宣传、去展示、去渗透、去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状态。
  1、要在全社会叫响“三个倡导”24个字。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24个字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就是要把“三个倡导”24个字作为核心主题、根本任务,贯穿体现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做实、做细、做亮,在城市主要街道、广场、公园,高速路口、车站等要有展示宣传,要进机关、进学校、进会议室、进办公室,使之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在全社会叫响周知。
  2、大力推进“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是2012年底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倡导支持下,率先在中央各大媒体刊播形成引领示范。一年多来,“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内容丰富多彩,接地气、扬正气,已在全国形成较大声势和气势,价值导向鲜明有力,优化了人文环境,聚集了正能量,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成效显著。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雒树刚同志,在上半年中央召开的组织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做好“三个倡导”24个字的普及宣传,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要发挥好重要作用,另外还提到两种重要有效传播形式,一种是文艺形式,另一种就是公益广告形式,这足以体现公益广告的重要作用。各级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各级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党台党网,要不折不扣,不讲条件,要按照刊播的数量和要求,拿出重要版面、黄金时段、显著位置持续刊播,保证篇幅、时长、频次,不缩水、不打折,各文明城市要率先示范、坚决做到。
  3、要让“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的活动常推常新。从今年5月份起,结合“中国好人榜”的评选,为把全省“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省文明委部署开展了“陕西好人”的推荐评选活动,这是进一步提升加强全省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活动品牌,旨在树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典型。目前,已经发布了3期“陕西好人榜”,全省各地、各行业踊跃参与,示范效应不断显现,也进一步激发了全省干部群众的道德热情,活动在全省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陕西日报记者部、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秦风热线、101.1广播调频等主动作为,抽调专人做专题、做专访,深度挖掘,深化宣传,使凡人善举、身边的感动更加生动鲜活。按照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关于“陕西好人”宣传工作方案的要求,希望全省其它媒体能尽快赶上,落实好宣传方案的部署,让“好人”氛围更加浓郁芬芳。另外从全国的视野来看,我省的“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才刚刚起步,初有影响,与安徽、山东、广东等省还有很大差距,品牌影响力和活动深度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和“最美人物”活动,几乎没有陕西的声音,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省文明办正在组织策划“感动中国人物”和“感动陕西人物”的推选活动,希望全省各市、县广泛发动,积极做好推选工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省、市、县、镇、村联动连心,力争要让“陕西的感动”、“陕西的最美”,在全国有声音、有叫好,使我们的活动实现新突破、做的更加扎实。
  三、建好体系,突出重点,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特点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今年春节以后,省文明办围绕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用半年时间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省文明县城(城区)测评体系进行了大幅精简、调整和完善,把过去八大环境一大创建,126个工作任务,330多项测评指标,压缩为5大项目,22个工作任务,62个测评指标。让文明县城创建回归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特点和本质属性上来。集中解决精神文明范畴的事情,突出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理念;突出抓好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过去注重抓硬环境、注重抓硬件建设要转移到软硬兼顾,齐头并进中来;把软任务转变成硬约束,从而进行刚性化的考核。按照刘奇葆同志讲话的要求,文明城市的创建要充分体现“三优一美”(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美好心灵),按照“三优一美”来抓创建,往外延伸,同时要突出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着眼长远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建设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孩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各项工作,坚持立足长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调要突出思想道德内涵,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刘奇葆部长在今年初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强三方面重点任务:一要强化对未成年人进行三项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远大志向;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引导未成年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三要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这三项重点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深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做好未成年人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三项重点任务,精心组织,抓好融入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要继续做实、做细,要跟踪问效,及时解决项目深化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在配套保障上锦上添花、务实创新。这里再强调一下,各市、各县要开展“回头看”活动,看看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10年来贯彻情况,要有调研、有总结,要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健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队伍建设是否到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是否形成,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是否明显改善。关于这一点,全省7个省级文明城市、8个全国文明县城、33个省级文明县城(城区)的10年工作“回头看”要形成书面报告,逐级报省文明办。
  2、着眼基层基础,激活创建细胞。文明城市的创建一定要从小处入手、从基层做起,要搭建群众广泛参与文明创建的平台,培育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资本。要从基层基础抓起,重心下移,要多做、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要大力推进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宇、文明家庭、文明市民和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创建活动,激活文明城市创建的“细胞”。6月份以来,根据中央文明办的明确要求,省文明办集中开展了大规模的骑车暗访,调查研究,暗访组每到一地,与老百姓拉家常、聊创建,查背街小巷,掌握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取得了更有深度的工作实效。希望市县文明办的同志能借鉴学习,把口号式、指令式传达搞创建,向群众社会生活靠拢,在一线指导抓好过程创建。
  3、着眼社区服务大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是学雷锋活动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大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也是今年中央文明办的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推动力度特别大。今年的4月21日,刘奇葆部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作了重要讲话,部署了全面工作,6月,中央文明办、国家民政部等又联合召开了的“贵阳会议”,对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作出专门部署。我省及时跟进,目前,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等4个制度文件已下发,并分别于4月和6月,两次就志愿服务进社区和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召开全省现场会,对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落实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但从省文明办实地调研的反馈来看,各市的贯彻落实工作还任重道远,不容乐观,反应为“消化不良”。截止7月底,全省只有西安、宝鸡、榆林、咸阳四市把志愿服务号段从市民政局分到基层,其它各市落实推进还没展开。从基层社区的调研来看,形式大于内容。除了网络系统硬件问题外,对工作形式的转换还不得要领、欠缺办法。下一步,省文明办将汇同省民政厅,集中一段时间,突出来抓,争取年底前,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依托,让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在社区率先落地、落实、落细,步入良性、有序、规范的发展轨道。各文明城市、文明县城(城区)要做出表率。
  4、着眼道德建设推动“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的细化实化。“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具体行为的规范引导,以道德建设为中心任务,大力倡导勤劳节俭、遵德守礼、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一方面要加强正面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要加强规范化管理。要以“文明餐桌行动”,培育倡导勤劳节俭的社会风尚;要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行动”,培育倡导遵德守礼的社会风尚;要以“道德讲堂、文明市民学校”为载体,培育加强仁、义、诚、敬、孝、和、善等中华传统美德建设;要以“传统节日、经典诵读和重大纪念日”活动的举办,培育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不忘历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这些活动的举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的展现,更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的有效途径,一定要抓出成效。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及时总结,多出可以固化推广的经验,争取能在全省推广学习,在全国创新、创先。
  5、着眼“红黑榜”发布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诚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前,受市场经济利己性的影响,大家也都非常紧迫的意识到,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唤醒良知回归、整治失信行为等,已经到了一个不抓不行的地步,已从个人问题逐步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一大公害。7月底,在京刚刚召开的全国诚信建设制度化座谈会上,刘奇葆部长强调:诚信是道德之基,要立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中央文明委近日已经印发《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省文明委将及时根据中央的意见精神,印发我省的实施意见。总的来说,诚信建设所面临的任务重大,责任艰巨,形势紧迫,建设“诚信陕西”要求具体,全省各文明城市(县城、城区)要走在前列,立行立做,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巩固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以各级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为基础,结合部门职能,按照中省社会信用体系规划的部署安排,定期发布的“红黑榜”,常态常效,形成震慑、扩大影响,构建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开展诚信创建活动,着力打造诚信经营“示范店”、“示范街”。省文明委将近期召开推进“诚信陕西”制度化的座谈会,希望各市结合中央文明委刚刚下发的《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和中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认真回顾总结好本市本地区诚信建设工作,抓好统筹谋划,拿出切实的举措,扎实推进本地区诚信建设制度化。
  四、锁定问题,狠抓整治,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使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融入社会生活
  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任何一项工作都有“硬”的方面和“软”的方面,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也同样存在薄弱环节。带着问题看、对着问题干,是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循环往复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要让群众看得见问题的解决,感觉得到变化,让创建融入大众的社会生活,这里,结合中央会议的要求和通报中的存在问题的梳理,我强调五个“突出”。
  1、突出巩固提高。文明城市是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头雁。目前全省10个地市中已有7个省级文明城市,107个县(区)中已有8个全国文明县、33个省级文明县城(城区)、19个省级文明县城创建资格县区,文明之花遍地开。但实际情况贻勇同志的通报就充分说明了问题,水分太多,含金量太低,要“补课”。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参照中央文明办与全国各文明城市文明委签订《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责任书》的做法,省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目的旨在加强改进管理工作,强化文明城市文明委的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防止“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问题发生,确实保持保证文明城市的先进性、示范性。
  2、突出文明创建的本质特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刘云山同志反复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贵在坚持、重在积累,不能抓抓停停、雨过地皮湿,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对认准的事情要一抓到底,积小胜为大胜。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对象是人,过去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段时间通过抓物质文明建设,取代了精神文明建设,把物质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嫁接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域。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重点任务成熟经验少等问题的背后,就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的表现。今年中央文明办安排的七个突出专项工作任务,及徐令义同志强调的两个重点活动安排,上面我已经做了梳理介绍,这就是重点,要深入下去,一抓到底,看到实效,要真抓实干、争先创优,既要出成绩,更要出经验。
  3、突出“脏乱差”环境的整治。“脏乱差”环境的治理要反复抓,抓反复,要落实责任,不留死角,网格化管理,坚持不懈抓落实,抓落实当中的不落实。创建文明城市的主干街要整洁干净,而且,与群众日常生活相连更紧密的背街小巷、老旧小区、集贸市场等一样也要美,而且要抓养成、抓管理、抓制度化建设,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共建共享创建成果。
  4、突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直观体现,“细节决定成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一点上,关键还是必须把抓落实摆在重要位置,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明确责任,依法依规制度化推进,比如,关于用好管好互联网,这是国家战略,要切实把握运用好互联网的媒体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要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如果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要严格管理,落实责任,这既是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更是巩固提升党执政能力的要求。
  5、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本次新修订的测评体系中,新加了环保生态示范县的前置条件,这是我们适应国家“五位一体”建设总要求的具体体现,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里我只举一个例子,就是福建省三明市,老先进但还不是全国文明城市,一个重要原因,环保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不要仅仅看重牌子,更要看重我们留下了什么,青山还是绿水。要看重我们是选择绿色崛起,还是选择黑色崛起;是选择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还是选择走人与自然严重对立之路;是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还是不断破坏生态和牺牲环境。正如一些经济学家在评价,把国家深化调整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风格和新思路归纳为“定力论”,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一定的速度,但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不把速度看得过重,不把心思都锁定在速度上。结构优化了,风险隐患排除了,速度可以再上来。要有战略定力,看阶段看长远。
  五、勇于创新、形成合力,切实增强文明城市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常抓常新、极富挑战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地本质特点,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关键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保持创建的活力和效能。文明城市创建之初是因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而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满足现代人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就成了文明城市创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了。要围绕创建,求真务实,明确主线,找准目标,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富有成效的扎实开展创建活动。
  1、党政推动。江苏省张家港市是全国唯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县级市,叫响全国典型的特色做法关键就是强调“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示范,领导用心,干部用力,群众积极参与,不能嘴上喊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行动上确是经济发展重要,GDP压倒一切。要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激发带动群众共建文明家园的热情。
  2、典型带动。典型是不灭的火种。要充分发挥主题教育的推动作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诚信建设、“陕西好人”、道德模范基层巡演巡讲、“好家风好家训”征集展示等活动,用身边的感动去教育引领,带动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3、全民互动。市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是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力量源泉。要把文明创建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培育公益组织等特色项目,多搭建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平台,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践行它,使之从各个方面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真正发挥作用,形成实际工作与价值观建设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发挥正能量,增强感召力,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认同感、有归属感,自觉自愿做到知行合一。
  4、是城乡联动。城乡二元结构是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框架下,要逐步推动城乡文明创建的有效联动、无缝对接。不能一进城是网格化,一出城是自由化。一个地方发展快,集中了大量资源,一个地方发展慢,就被遗忘。要加大以城带乡的力度,通过集中整治、结对共建、科技帮扶等办法,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5、制度驱动。建立健全机制是保障,是确保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常态长效的根本。要着力构建“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限时必达标”的创建保障体系。要逐步把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转化为常态化的城市治理工作目标,把各项工作要求转化为常态管理措施,引导城市各有关部门、各工作条线围绕创建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程度,通过多角度、多路径、多频次的大数据运用,客观评价创建成果,充分反映创建过程中的群众满意度,在更高层面推动创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切实增强文明城市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文明城市的创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需要量的积累才可能发生质的提升,从而才能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重大进展。让我们共同携手,找准问题,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龚晓燕)


【网站编辑】admin
中共铜川市委文明办
铜川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铜川市新区斯明街5号
投稿邮箱: tcswwmb2020@163.cm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文明铜川